打印

[業界消息] 日本廠商紛紛投產銅佈線薄膜,用於大尺寸觸控面板

日本廠商紛紛投產銅佈線薄膜,用於大尺寸觸控面板

將來的觸控技術

【日經BP社報導】針對靜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透明電極,使用銅絲佈線薄膜(以下簡稱銅佈線薄膜)的做法日趨活躍。松下在2013年6月、大日本印刷在同年7月先後宣佈投產銅佈線薄膜。兩家公司都預定在2013年內開始量產 注1)。

注1)大日本印刷預計銅佈線薄膜業務的2014年度銷售額將達到50億日元。


       日本觸控面板研究所等企業已經實現了銅佈線薄膜的實用化,而大型企業涉足後,估計將在大尺寸觸控面板用導電性薄膜領域掀起一股新的潮流。大日本印刷和松下都表示自己的產品特點是薄膜電阻小於競爭產品、可支援80吋以上的觸控面板、佈線寬度較窄等(表1) 。

用於大螢幕用途


       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等便攜終端配備的10吋以下靜電容式觸控面板,一般都採用ITO作為透明電極材料。但是由於薄膜電阻較大,因此難以應用於尺寸超過10~20吋的觸控面板(圖1)。比如,40吋觸控面板要求薄膜電阻為20Ω/□,而在ITO基板上採用樹脂膜的「ITO薄膜」,其產品水準的薄膜電阻在150Ω/□左右,薄膜電阻較低的樣品也高達100Ω/□。

圖1:薄膜電阻較小,適於大螢幕用途
與其他的觸控面板用電極薄膜相比,採用銅佈線的觸控面板用電極薄膜,其薄膜電阻較小,適合用於40~80吋的大螢幕用途。(圖由《日經電子》根據松下的資料製作)

       基板採用玻璃的產品,可在高溫下成膜ITO,可以獲得20Ω/□的薄膜電阻。但是,玻璃基板比樹脂重、容易破碎,實現大型化後難以進行處理。

       因此,幾年前企業就開始嘗試在薄膜基板上布設肉眼無法看到的極細金屬絲,研發薄膜電阻較小的觸控面板用透明電極。原來利用銀絲的嘗試較多,但近來越來越多地採用比銀便宜的銅材料。

       通過在薄膜上按照網狀布設銅絲,可將薄膜電阻降至1Ω/□以下、支援70~85吋的觸控面板 注2)。比如,松下產品的薄膜電阻為0.1~0.5Ω/□,最大可支援84吋的觸控面板。該公司認為,在數位告示、電子黑板和娛樂設備等採用大尺寸螢幕的用途中,可以充分發揮銅佈線薄膜的優點。

注2)導電性(薄膜電阻)和透明性(全光線透射率)等會因銅佈線的寬度和佈線間隔而發生變化。因此,有時會以觸控面板兩端間的電阻值為指標。


實現5μm以下的佈線寬度
雖然銅佈線的薄膜電阻較小,但存在佈線被看到的問題。如果寬度較大,肉眼就能看到佈線,因此影像的觀看性能就會下降。據悉,一般而言,如果佈線寬度在5μm以下的話,那麼肉眼就無法看到銅絲,因此人眼看起來就是透明的。

       大日本印刷可以量產寬度為3μm、松下可以量產寬度為5μm(厚度為2μm)的銅佈線薄膜。兩家公司都沒有透露製作方法,不過已經得知是採用光刻法來實現微細化的 注3)。

注3)佈線寬度依賴於加工前銅膜的厚度。


抑制銅佈線反射


       除了縮短線寬以外,各大公司還採取了其他措施提高觀看性能。比如,大日本印刷為了抑制銅佈線的光反射,在銅佈線的表面和側面實施了「鍍黑處理」。該公司表示,「只有我們公司對側面都實施了鍍黑處理」注4)。

注4)日本觸控面板研究所的開發部長中谷健司認為,「銅線寬度較大或佈線間隔較窄時,鍍黑處理的效果較高,但如果銅線寬度在5μm以下的話,人眼就看不到了,因此不需要額外的處理工作」。


       松下除了在銅佈線的表面實施鍍黑處理以外,為了抑制畫素格子與銅佈線格子重疊而產生的波紋,還根據各面板廠商的畫素形狀,對佈線間隔和傾斜度進行了微調。

       銅佈線薄膜除了支援大面積以外,還具有製造方面的優點。比如,由於可以同時形成觸控面板的電極和外周部分的佈線,因此可以減少製造程序(圖2)。ITO通過不同的程序分別形成電極和外周部分的佈線。(記者:根津 禎,河合 基伸,《日經電子》)

圖2:同時形成電極和外周佈線
採用銅佈線的觸控面板用電極薄膜,可以同時形成電極和外周佈線。ITO形成電極和外周佈線的程序是分開的。(圖由《日經電子》根據松下的資料製作)


TOP

引用:
原帖由 SilverLake 於 2013-7-24 11:54 發表
咁多字


可能我比較鍾意O的技術型既野~

TOP

引用:
原帖由 fish! 於 2013-7-24 12:55 發表
咁大塊邊個會用到?
吹水野
大尺寸~
應該用係電視機到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fish! 於 2013-7-24 13:21 發表
我覺得唔會有得大做而已
即係呢家既60寸電視咁~

TOP